夜间盗汗伴有口干无口苦
2020-05-29 09:37:11
snzyg
44
株洲中医李点经典案例——汗证
易某,女,43岁
初诊:2017年12月16日
主诉:夜间盗汗1月
现病史:患者诉近1月前无诱因出现熟睡后胸口汗出明显,伴有口干,无口苦,平素夜起小便2-3/晚,小便黄,大便偶有不成形,时干时稀,饮食可,夜寐一般,舌淡红,苔腻,脉细。
中医诊断:汗证
中医证型: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固气敛汗
方药:柴胡10g 郁金10g 当归 15g 丹参10g 生地黄15g
牡丹皮10g 泽泻15g 山茱萸15g 北沙参20g 麦冬15g
地骨皮15g 黄芪20g 黄柏10g 盐知母10g 白术15g
等
7付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嘱患者:忌辛辣油腻饮食,畅情志,不适随诊。
二诊:服药后大便成形,盗汗无明显改善,出现手指麻木疼痛,原方去黄柏,知母,加煅龙牡各20 g,加五味子10 g,浮小麦30 g,桑寄生15 g,木瓜20 g,三七6 g,再服用7剂。
三诊:服药后盗汗明显减轻。再服7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病属汗证范畴,为阴虚内热证。熟睡后卫阳入里,肌表不固,虚热蒸津外泄,故夜间盗汗。虚热蒸津液故出现口干。小便黄,阴虚有热。方中予以滋阴清热,固气敛汗治法,柴胡,郁金行气解郁,当归,丹参活血化瘀,生地清热凉血,丹皮,地骨皮,黄柏,知母清虚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