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
株洲中医龚景林经典案例——皮肤淀粉样变
刘某,女,34岁
初诊时间:2019-05-15
主诉:四肢及颈部皮肤长褐色丘疹伴瘙痒10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上臂外侧散在分布针尖大小斑疹,自觉局部瘙痒,随之双下肢胫骨前缘及颈肩部皮肤也出现类似斑疹伴瘙痒,经长期反复搔抓后皮肤形成隆起的褐色丘疹,皮疹处有色素沉着,未曾进行系统治疗。现症见:双上臂外侧、双下肢胫骨前缘及颈肩部覆密集针尖至粟米大小的褐色丘疹,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质稍硬,顶端角化明显,由近端向远端发展,皮肤增厚,有色素沉着,瘙痒;寐欠安,易劳倦,二便可,月经量偏少,色淡红,有血块,舌淡红,苔稍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松皮癣
证型: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祛风,益气固表。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 川芎 白芍 丹参
鸡血藤 红芪 山药 白术
薏苡仁 茯苓 蝉蜕 白鲜皮
白蒺藜 乌梢蛇 防风 黄精
墨旱莲 甘草
×14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外用药:复方皮炎宁酊一瓶,2-3日取适量涂抹皮损处。尿素维E乳膏加卤米松各一支混合均匀后取适量涂抹,每日两次。
复诊:2019-05-15诉服药后瘙痒明显缓解,丘疹处皮肤颜色开始变淡,说明上方辨证正确,续用上方减蒺藜、白术;14剂。
复诊:2019-05-29褐色丘疹开始变淡,角化部分开始柔润,继续前方14剂,复诊:2019-07-10可以明显看到患处皮肤明显好转,褐色丘疹明显减少,皮肤趋于正常,为巩固治疗,遂第一次方加减,减鸡血藤、白鲜皮、白蒺藜、乌梢蛇;加大血藤10g、三七粉5g,继续服用14剂。
复诊:2019-08-07褐色丘疹已基本消失,皮肤趋于正常,遂上方继续14剂
巩固治疗,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