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神农中医馆曹文新医生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
肩周炎,民间常称 “五十肩”“冻结肩”,意思是多发于 50 岁左右人群,且患病后肩关节仿佛被 “冻住”,活动受限。从中医角度看,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加上长期劳损,导致肩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西医则认为,肩袖、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炎症和粘连,是引发疼痛和活动障碍的根源。
初期,患者常感觉肩部隐隐作痛,尤其在夜间或天气变化时加重;随着病情发展,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越来越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脱外套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不少患者尝试过止痛药、按摩、理疗等方法,短期内有缓解,但容易复发,难以根治。
小针刀,听起来像是针灸和手术刀的结合体,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它是一种仅有 0.4 - 1.2mm 粗细的特制针具,兼具 “针” 的刺激作用和 “刀” 的切割功能。当肩周炎导致肩部组织粘连、挛缩时,小针刀能像一把 “小钥匙”,精准深入病变部位,松解粘连的纤维组织,疏通堵塞的气血通道,恢复肩关节的正常结构和活动功能。
曹文新医生介绍,临床数据显示,小针刀治疗能有效降低肩部肌肉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相比传统治疗,接受小针刀治疗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率可达 85%,疼痛缓解程度显著提升。而且,小针刀创口极小,恢复快,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时间成本。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曹文新医生发现,同样是肩周炎,不同患者的病因、病程和体质差异很大,治疗必须 “一人一方”。例如,有的患者是长期伏案工作导致劳损,有的是受了风寒,还有的是年老体衰、气血不足引起的。
针对风寒湿阻型患者,曹文新医生会在小针刀松解粘连的基础上,配合温经散寒的中药调理,从内到外驱散寒气;对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则以小针刀配合针灸补益气血,再用中药扶正固本。这种 “微创治疗 + 整体调理” 的方式,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还能从根源上改善体质,降低复发几率。
48 岁的陈女士,因长期对着电脑工作,肩部疼痛半年多,晚上经常被疼醒,右肩连梳头都困难。曹文新医生为她进行小针刀治疗,精准松解肩袖和关节囊的粘连部位,同时配合肩髃、肩贞等穴位的针灸。第一次治疗后,陈女士就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经过 3 个疗程,她的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至今半年多没有复发。
56 岁的李先生,被肩周炎折磨了 2 年,尝试过多种方法效果都不好,还出现了肩部肌肉萎缩。曹文新医生根据他的体质,采用小针刀联合中药内服的方案。小针刀重点松解喙肱韧带、肩胛下肌等关键部位,中药则以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经过 4 个月的系统治疗,李先生的肩部疼痛消失,肌肉力量也逐渐恢复,终于能正常生活和运动了。
曹文新医生提醒,预防肩周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间隙多做肩部拉伸、爬墙训练等简单运动;季节交替时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寒。对于正在治疗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比如肩关节钟摆运动、滑轮练习等,能帮助加速恢复,防止复发。
如果您正被肩周炎困扰,不妨了解一下小针刀疗法。株洲神农中医馆的曹文新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帮助众多患者摆脱病痛。中医特色疗法与现代微创技术的结合,或许能为您带来新的康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