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陈伟聊睡眠:人为什么会做梦?做梦代表睡得好还是不好?
在湖南这片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人们在忙碌一天后进入梦乡,却常常被梦境所萦绕。人睡觉为什么会做梦?做梦究竟代表睡得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神农中医馆,聆听陈伟医生从中医角度给出的解答。
中医理论认为,梦是人体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盛衰以及精神情志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提到 “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这说明外界邪气侵袭人体,或人体内部脏腑气血失调,都可能引发梦境。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白天人体的阳气旺盛,气血运行于周身,支持着各种活动和思维。而夜晚入睡后,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血归于脏腑,进行滋养和修复。但此时,人的思维意识并未完全停止,脑海中仍会浮现一些画面和情境,这便是梦的产生。比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经历的事情、思考的问题,或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等,在睡眠中可能会以梦境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人体自身的一种心理调节机制,通过梦境来释放和处理白天积累的情绪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心理的平衡。
然而,做梦并不完全等同于睡眠质量的好坏。陈伟医生指出,如果梦境平和、舒缓,醒来后没有明显的疲倦感,身体和精神都感觉轻松舒畅,那么这样的做梦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心的和谐状态。例如,有些人会梦到美丽的风景、温馨的场景,醒来后心情愉悦,这说明其睡眠过程中的气血运行较为顺畅,脏腑功能协调稳定,睡眠质量尚可。
但如果梦境频繁、荒诞离奇,且伴有噩梦惊醒,醒来后感到心慌、心悸、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那就可能暗示着身体或心理存在某些问题,影响了睡眠质量。从中医脏腑辨证来看,肝火旺盛的人,容易在梦中出现烦躁、愤怒、争吵等情境,这是由于肝火扰心,导致心神不宁;心脾两虚的人,可能会梦到一些悲伤、失落的场景,或者反复梦到白天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心血不足,无法濡养心神,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为心神提供充足的滋养。
此外,湖南地区气候湿润,若居住环境不佳,湿气过重,也可能影响睡眠和梦境。湿邪困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影响心神,使人在睡眠中多梦、易醒,且梦境往往较为沉重、压抑。
在神农中医馆的临床实践中,陈伟医生会根据患者描述的梦境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综合判断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调理方案。对于因脏腑气血失调导致多梦、睡眠不好的患者,中医常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肝火旺盛者,选用清肝泻火、宁心安神的方剂;对于心脾两虚者,采用健脾养心、补血安神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建议患者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的整洁、干燥、通风,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思虑过度,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减少异常梦境的出现。
在湖南的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睡眠中的做梦现象,关注梦境所传达的身体和心理信息。如果您长期被多梦或异常梦境困扰,不妨来到神农中医馆,向陈伟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让您在每一个夜晚都能拥有宁静、舒适的睡眠,在甜美的梦乡中养精蓄锐,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