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灵膏补气血是骗局吗?正确食用方法看神农中医馆自制
龙眼肉:选用福建莆田优质龙眼,人工去核,确保果肉饱满、无硫熏,保留天然甘润;
西洋参:选用吉林产优质西洋参,按 “10:1” 比例搭配龙眼肉(传统经典配比),研磨成细粉,确保有效成分均匀融合;
无额外添加:不添加蔗糖、防腐剂、香精,仅靠龙眼肉天然甜味调味,适合更多体质人群。
适合尝试人群:面色偏黄、易疲劳、偶尔头晕、睡眠浅(无明显上火、腹胀)的人群,如株洲上班族、产后恢复期(恶露已净)女性;
建议谨慎人群: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湿气重)、口干咽痛(上火)、吃油腻易腹胀(脾胃弱)的人群,需先调理基础体质,再评估是否适合。
龙眼肉:优先选择当年新产龙眼,人工挑选剔除碎肉、坏果,确保每一颗果肉都达到 “无虫蛀、无霉变、无硫熏” 标准,锁住天然营养;
西洋参:选用 3 年以上参龄的西洋参,切片后研磨成 80 目细粉,既保证有效成分易吸收,又避免颗粒感影响口感;
水质:制作过程中使用纯化水,避免自来水杂质影响产品品质,确保每一批次口感、品质稳定。
传统蒸制:采用陶瓷蒸锅,小火慢蒸 48 小时(每 12 小时换一次水),让龙眼肉与西洋参充分融合,同时通过长时间蒸制降低龙眼肉的滋腻感,更适合脾胃吸收;
无高温加工:避免油炸、烘干等高温工艺,减少营养成分流失,保留食材天然的补养特性;
小批量制作:每周限量制作,确保每一批次产品新鲜(保质期内口感最佳),避免长期储存导致品质下降。
独立小包装:采用 10g / 袋的独立铝箔包装,一次一袋,避免开封后受潮、污染,方便株洲上班族随身携带(如放办公室、包里);
避光储存:外包装采用避光材质,减少光照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建议常温阴凉处储存,无需冷藏(方便出差、旅行时携带)。
基础剂量(适合多数人):每日 1 次,每次 1 袋(10g),用 40-60℃温开水化开后饮用(水温过高易破坏西洋参有效成分);
适应后调整(无不适情况):若食用 1 周后无上火、腹胀,且需求较明显(如长期疲劳),可增至每日 2 次(早晚各 1 袋),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 2 袋;
特殊人群减量:脾胃虚弱者、老年人、初次尝试者,建议从半袋(5g)开始,观察 3-5 天无不适再增至 1 袋,避免一开始过量。
推荐时间:
早餐后 30 分钟 - 1 小时:此时脾胃功能活跃,利于吸收,且避免空腹刺激(尤其脾胃弱人群),适合株洲上班族作为 “晨间能量补充”;
下午 3-4 点:此时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饮用后可帮助缓解疲劳,避免因 “下午茶吃甜腻零食” 增加身体负担;
睡前 1 小时(适合睡眠浅人群):若因轻微气血不足导致睡眠浅,可饮用 1 袋(搭配温牛奶),但需注意:若饮用后出现失眠、烦躁,需改为白天食用;
避免时间:
空腹食用(尤其胃酸过多者):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
饭后立即食用(15 分钟内):食物未消化,可能影响玉灵膏吸收;
晚上 11 点后食用:此时身体进入休息状态,消化功能减弱,易增加脾胃负担。
适合搭配的习惯:
吃玉灵膏期间,可搭配清淡饮食(如小米粥、蒸山药),株洲人爱吃的米粉可选择清汤、少辣口味,避免重油重辣影响吸收;
每日保持 15-20 分钟温和运动(如湘江边快走、八段锦),帮助气血循环,让补养更贴合身体需求;
需注意的禁忌:
避免与辛辣、油腻食物同服(如火锅、油炸臭豆腐),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影响玉灵膏吸收;
感冒、发烧、咽喉肿痛期间暂停食用,待身体恢复后再继续,避免 “闭门留寇”(加重炎症);
不建议与其他补气血类产品(如当归茶、黄芪水)同时食用,若需同时调理,需咨询馆内医师,避免重复补养导致不适。
不贪 “低价”:低于市场合理价格的玉灵膏,可能存在 “原料掺次、工艺简化” 问题,避免因贪便宜陷入 “没效果 = 骗局” 的误区;
先 “辨证” 再尝试: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吃玉灵膏,可到神农中医馆免费咨询,医师通过 “望闻问切” 初步判断体质,再决定是否尝试;
不依赖 “单一补养”:玉灵膏是 “日常食疗辅助”,不能替代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补气血的核心是 “减少消耗(如少熬夜)、增加生成(如合理饮食)”,需多维度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