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神农中医馆袁晓红诊治儿童支气管炎一例

2025-10-26 17:51:07 snzyg

引言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神农中医馆袁晓红医师在诊治此类疾病时,注重辨明病邪性质及病位深浅,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通过中药内服与外治疗法相结合进行干预。以下记录一则典型医案,展现其诊疗思路。

一、患儿基本信息
患儿,男,5岁,2023年11月就诊于株洲神农中医馆。家长代诉:咳嗽一周,加重伴喉中痰鸣3天。咳嗽频作,痰多色黄质黏,难以咳出,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伴发热(体温38.5℃),鼻塞流浊涕,咽痛,纳差,小便黄,大便干。

二、诊察过程
袁医师接诊后,见患儿面赤唇红,呼吸稍促,喉中可闻及痰鸣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啰音。舌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问诊得知患儿发病前曾有外感病史,未彻底治愈,且平素喜食辛辣零食。

三、辨证分析
袁医师综合四诊信息,认为该患儿系外感风热之邪,表邪未解,入里化热,灼津为痰,痰热壅肺,肺失宣降。其咳嗽痰多色黄、发热、咽痛、大便干均为痰热壅肺之象;舌红苔黄腻、脉浮数为表邪未解、里有痰热之征。病机关键为风热犯肺,痰热内蕴。

四、调理方案
基于"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调理原则,袁医师制定以下方案:

  1. 中药调理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
    组成: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0g(先煎),黄芩6g,瓜蒌仁6g,胆南星3g,枳实4g,陈皮4g,茯苓6g,前胡6g,桔梗4g,甘草2g
    方解: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生石膏清泻肺热,三药合用,宣肺清热;黄芩、瓜蒌仁清肺化痰;胆南星、枳实、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前胡、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宣肺清热、化痰止咳之效。

  2. 穴位贴敷

    •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等份研末,姜汁调糊

    • 取穴:肺俞、定喘、天突

    • 方法:每次贴敷2-4小时,每日一次

  3. 饮食调护

    • 禁食辛辣、油腻、甜食及生冷食物

    • 建议食用雪梨炖川贝、萝卜蜂蜜水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

    •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五、调理过程
第一阶段(3天):服药3剂后,热退,咳嗽减轻,痰色转白,易于咳出,食欲改善。
第二阶段(5天):继服5剂,配合穴位贴敷,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少,夜寐转安。
第三阶段(7天):改为健脾益肺方调理,以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巩固疗效。

六、随访与总结
半月后随访,患儿咳嗽已止,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恢复正常。一月后电话回访,未见复发。

袁医师指出,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需分阶段进行。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着重清热化痰;缓解期则应扶正固本,健脾益肺,防止复发。本案通过准确的辨证施治,采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既快速缓解了症状,又注重调理患儿体质,体现了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特色优势。

结语
本医案展示了袁晓红医师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完整过程。其诊疗特点在于:分期论治,标本兼顾;汤药与外治相结合,多途径取效;既注重祛除病邪,又重视调理体质。这种系统性的诊疗模式,为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案,彰显了中医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电话咨询
服务项目
专家团队
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