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炎案例——旷秋和医生诊疗纪实

2025-10-26 14:52:48 snzyg

就诊时间:2024年1月
患者信息:刘女士,68岁,退休职工

一、初诊纪实

深冬时节,刘女士拄着拐杖慢慢走进诊室。"旷医生,我这双膝盖疼了五六年了,最近连去菜场买菜都成了难题。"她叹了口气,"试过不少方法,都是刚开始有效,过段时间又复发了。"

临床评估
双膝关节轻度变形,内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骨摩擦感(+)。患者自述疼痛在阴雨天加重,夜间时常痛醒,晨僵约20分钟。X线片显示双膝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舌象:舌淡暗,苔白腻
脉象:沉细涩

二、诊疗方案

辨证思路
患者年近古稀,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之久病入络,痰瘀互结,属本虚标实之证。

综合治疗方案

  1. 针灸治疗
    取穴:

  • 主穴:内膝眼、犊鼻、鹤顶

  • 配穴:血海、梁丘、阳陵泉

  • 辨证配穴:肝俞、肾俞、足三里

操作:

  • 温针灸:主穴加艾炷温灸

  • 电针:疏密波,20分钟

  • 疗程:每周3次,4周一疗程

  1. 中药调理
    方药:独活寄生汤合活络效灵丹化裁

  • 独活15g,桑寄生20g

  • 杜仲15g,牛膝12g

  • 当归15g,丹参20g

  • 制乳香6g,制没药6g

  • 威灵仙15g,鸡血藤30g

  1. 康复指导

  •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 直腿抬高练习

  • 水中行走锻炼

  • 体重管理建议

三、治疗过程

治疗初期(第1-2周)
患者反映夜间疼痛减轻,晨僵时间缩短至15分钟。针灸时温灸感能深入膝部,中药服用后自觉身体温暖。

治疗中期(第3-4周)
患者可弃拐短距离行走,上下楼梯仍需扶栏杆。调整中药方,去制乳没,加黄芪30g,陈皮10g。

治疗后期(第5-8周)
患者欣喜地告诉我们,现在能独自去菜场买菜,夜间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复查时见步态较前稳健,关节活动度改善。

四、诊疗对话

"旷医生,为什么这次的治疗效果能保持得比较好?"
"因为我们采取了综合调理的方案。针灸就像及时清理道路上的障碍,中药则是从根本上改善路况,两者配合,效果自然更持久。"

"温针灸时感觉热量往膝盖深处走,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艾灸的温热效应通过针体传导,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湿,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治疗效果。"

五、诊疗思考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针灸能快速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中药则擅长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二者相辅相成,标本兼治。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因人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在疼痛缓解后加强补益药物,在症状改善后指导功能锻炼,这种动态调整的治疗思路,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体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再次认识到,治疗膝关节炎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耐心和配合。看到患者重新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电话咨询
服务项目
专家团队
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