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之路:神农中医馆袁力医师的个体化治疗实录

2025-10-24 10:52:31 snzyg

病例详情
陈某,男,58岁,株洲某企业退休职工。确诊2型糖尿病9年,长期服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2023年10月初诊时,空腹血糖11.6mmol/L,餐后血糖1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伴有明显的口渴多饮、乏力倦怠、四肢麻木等症状。

初诊辨证(2023年10月12日)
袁力医师在神农中医馆接诊后,通过详细问诊发现:
患者形体偏胖,面色晦暗,自述口干欲饮,每日饮水量达4000ml以上,夜尿频繁(3-4次/夜)。双下肢麻木,如蚁行感,视力模糊。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袁医师辨证为:消渴病,证属湿热内蕴,气阴两伤。治宜清热利湿,益气养阴。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处方:葛根芩连汤合生脉散加减
    葛根30g,黄芩15g,黄连6g,太子参20g
    麦冬15g,五味子10g,苍术15g,茯苓20g
    泽泻12g,丹参20g,鸡血藤15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2.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制定个性化食谱,控制总热量

  • 运动:建议每日散步30分钟

  • 监测:指导规范监测血糖

治疗过程
二诊(10月19日)
患者反馈口渴症状明显减轻,夜尿减少至1-2次。复查空腹血糖8.9mmol/L。但仍感乏力,肢体麻木改善不明显。
调整处方:原方加黄芪30g,当归12g,地龙10g,继服7剂。

三诊(10月26日)
空腹血糖降至7.6mmol/L,乏力症状改善,肢体麻木减轻。舌质转淡红,苔薄黄。
调整治疗方案:转以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巩固。

治疗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系统治疗:

  • 空腹血糖:稳定在6.5-7.2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1%

  • 临床症状:口渴、多尿基本消失

  • 并发症:肢体麻木明显改善

治疗特色

  1. 个体化方案
    袁力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待湿热渐去,转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2. 综合干预
    不仅注重药物治疗,更强调生活方式的整体调整。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运动方案,并定期跟踪指导。

  3. 全程管理
    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袁医师特别注重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执行。

专家建议
袁力医师指出:"糖尿病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在株洲地区,由于饮食偏油腻、气候湿热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湿热体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清热利湿。"

案例启示
本例展示了在株洲地区,通过中医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可行性。袁力医师在神农中医馆的诊疗实践,为当地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注:本案例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师。处方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电话咨询
服务项目
专家团队
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