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力医师糖尿病诊疗实录:一例复杂病例的辨证论治过程
病例背景
张某,女,62岁,糖尿病史12年,于2023年8月就诊于株洲神农中医馆袁力医师处。患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但近半年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波动在9.8-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9.2%。
初诊记录(2023年8月15日)
主诉:多饮多尿,神疲乏力,四肢麻木,视物模糊。
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干欲饮,夜尿频多(4-5次/夜),双下肢麻木如蚁行,视物昏花。伴心悸胸闷,夜寐不安。舌质暗红,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薄黄,脉细涩。
袁力医师四诊合参后指出:此属消渴病久病入络,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诊疗方案
处方: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黄芪30g,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
当归12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
川芎10g,地龙10g,葛根20g,丹参1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23年8月22日)
患者反馈:口渴症状减轻,夜尿减少至2-3次,下肢麻木感有所缓解。空腹血糖降至8.6mmol/L。但仍感乏力,视物模糊改善不明显。
袁医师调整处方:原方加枸杞子15g,菊花10g,山药20g,继服7剂。
三诊(2023年8月29日)
复查空腹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诸症进一步改善,夜尿1-2次,肢体麻木明显减轻,视力较前清晰。舌质转红润,瘀斑变浅。
袁医师转方以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巩固治疗。
治疗特色分析
精准辨证:袁力医师通过细致诊察,准确判断患者处于糖尿病中期,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
分期论治:初期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待症状改善后,转为滋补肝肾、活血明目。
整体调理:不仅关注血糖指标,更重视改善患者整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经过三个月系统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稳定在6.5-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0%。多饮多尿症状消失,夜尿控制在0-1次,肢体麻木基本缓解,视力明显改善。
案例启示
本例展示了袁力医师在株洲神农中医馆诊治糖尿病的特色:
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强调分期论治的重要性
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袁力医师指出:"糖尿病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更要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辨证论治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注:本案例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师。处方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