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糖急救怎么做?袁力医生在神农中医馆教你应对

2025-09-20 11:12:33 snzyg
“突然觉得口渴、多尿,测血糖发现超过 16mmol/L,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家人高血糖昏迷,慌乱中不知道如何急救,差点耽误送医时间”—— 在糖尿病管理中,高血糖急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昏迷、器官损伤甚至死亡。针对这一需求,神农中医馆糖尿病专家袁力医生(深耕糖尿病急症预防与应对多年),结合临床经验与急救规范,从高血糖急症识别、现场急救步骤、后续调理、预防措施等维度,分享糖尿病高血糖急救的科学方法,帮助患者与家属在紧急时刻正确应对,降低风险。
糖尿病高血糖急救:先懂 “急症信号”,避开急救误区
提到 “糖尿病高血糖急救”,很多患者与家属第一反应是 “赶紧吃降糖药 / 打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高血糖急救就是‘快速降糖’,降得越快越好”,却因认知偏差采取错误急救措施,加重病情。袁力医生在临床中多次遇到这类误区,他首先会帮大家厘清核心认知:“高血糖急救的关键是‘识别急症、正确干预、及时送医’,而非盲目快速降糖,不当降糖可能引发严重风险。”
糖尿病高血糖急救的常见误区
  • 误区 1:“只要血糖高就是急症,都要按急救流程处理”—— 并非所有高血糖都是急症,若血糖<13.9mmol/L,且无明显不适(如口渴、多尿、恶心),多为慢性高血糖,需调整饮食、运动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无需紧急处理;

  • 误区 2:“高血糖急救先自行加用降糖药 / 胰岛素,快速降糖”—— 自行加药易导致剂量过量,引发低血糖(尤其在未进食时),或因血糖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急症期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控制降糖速度;

  • 误区 3:“高血糖时‘多喝水’就能缓解,不用送医”—— 若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状态,仅靠喝水无法纠正电解质紊乱与代谢失衡,延误送医会导致病情恶化,出现休克风险;

  • 误区 4:“急救后血糖下降就没事了,不用后续调理”—— 高血糖急症缓解后,需通过调理查找诱因(如感染、饮食失控、药物漏用),避免再次引发急症,中医调理可帮助改善代谢状态,减少复发。

糖尿病高血糖急症的识别信号
袁力医生强调,糖尿病患者或家属需牢记以下 “急症信号”,出现任何一项都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1. 血糖指标:随机血糖>16.7mmol/L,尤其伴随尿酮体阳性(尿酮试纸呈阳性);

  1. 典型症状:严重口渴、多尿( hourly 尿量>200ml )、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深而快,类似 “叹气样呼吸”)、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1. 特殊人群信号: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者,即使血糖未超 16.7mmol/L,若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也需警惕急症风险。

袁力医生的糖尿病高血糖急救指南:分步骤科学应对
在糖尿病高血糖急救中,袁力医生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 “识别 - 现场干预 - 送医 - 后续调理” 的四步指南,帮助患者与家属在紧急时刻有序应对,降低风险。
第一步:快速识别,判断是否为高血糖急症
  • 测血糖与尿酮:若家中有血糖仪与尿酮试纸,立即测量随机血糖与尿酮,若血糖>16.7mmol/L 且尿酮阳性,或血糖>22.2mmol/L(无论尿酮是否阳性),判定为高血糖急症;

  • 观察症状: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即使未测血糖,也需按急症处理,避免因等待测量延误时间;

  • 排除其他急症:注意与低血糖(症状为头晕、心慌、出冷汗)、心脏病发作(症状为胸痛、胸闷)区分,避免误判急救方向。

第二步:现场紧急干预,为送医争取时间
在确认高血糖急症且等待急救人员(拨打 120)期间,可采取以下安全干预措施,不可自行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
  • 补充水分: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次 100-200ml,每 15-20 分钟一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或盐水,防止加重代谢紊乱;若患者意识模糊,不可喂食饮水,避免呛咳或窒息;

  • 保持体位:意识清醒者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昏迷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如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

  • 监测状态:记录患者的血糖、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是否有异味,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有 “烂苹果味”),为医生诊疗提供参考;

  • 准备就医资料:提前整理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如患病年限、用药情况)、近期血糖监测记录、过敏史,方便到院后快速对接医生。

第三步:及时送医,配合专业治疗
  • 优先选择有内分泌专科的医院:高血糖急症需内分泌科医生制定专业治疗方案(如静脉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避免送往无专科能力的医疗机构,延误治疗;

  • 途中持续观察:送医途中密切关注患者意识、呼吸、心跳,若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立即停车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 人工呼吸),同时联系急救人员指导;

  • 如实告知病情:到院后向医生详细说明患者的血糖值、症状出现时间、现场干预措施(如饮水量),避免隐瞒信息导致诊疗偏差。

第四步:急症缓解后,中医调理防复发
高血糖急症缓解后,袁力医生强调 “后续调理是预防复发的关键”,结合中医理念,从体质调理、生活干预等维度给出建议:
  • 辨证查找诱因: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判断急症诱因(如感染引发的 “热毒内盛”、饮食失控导致的 “食积内热”、药物漏用引发的 “代谢紊乱”),针对性调理;

  • 中医体质调理

  • 若为 “热毒内盛型”(急症后仍有口干、咽痛、舌苔黄腻),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金银花、蒲公英煮水代饮,清热泻火;

  • 若为 “气阴两虚型”(急症后疲劳乏力、口干、手足心热),推荐黄芪麦冬粥(黄芪 10 克、麦冬 10 克、大米熬粥),益气养阴,改善代谢;

  • 生活方式调整:明确急症诱因后,调整饮食(如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高糖高脂食物)、规律用药(设置手机提醒,避免漏用降糖药 / 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急症缓解后 1 周内,每天监测空腹 + 餐后血糖),减少复发风险。

糖尿病高血糖急症的预防措施:袁力医生的日常建议
袁力医生强调,“预防胜于急救”,糖尿病患者需通过以下措施减少高血糖急症发生:
1. 日常血糖管理:避免血糖长期失控
  • 规律监测:每周至少监测 3 次空腹 + 餐后血糖,血糖不稳定者(如刚调整药物、合并感染)需每天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 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减药或加药(如因 “感觉良好” 漏用胰岛素),调整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饮食与运动: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高糖食物(如蛋糕、含糖饮料),运动前监测血糖(<4.4mmol/L 时需先少量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

2. 高危因素管控:减少急症诱因
  • 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需注意保暖(尤其季节交替时)、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诱发急症;

  • 避免应激状态:如手术、创伤、情绪剧烈波动(如暴怒、焦虑),需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制定针对性血糖管理方案;

  • 特殊时期关注:如妊娠期、哺乳期、老年期,或合并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需加强血糖监测与医疗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3. 家属急救培训:提升应对能力
  • 学习基础急救知识:家属需掌握血糖测量、尿酮检测方法,熟悉高血糖急症信号与现场干预步骤,可参加神农中医馆组织的糖尿病急救科普培训(由袁力医生主讲);

  • 准备急救物品:家中常备血糖仪、尿酮试纸、温开水、急救电话(120、家庭医生、就近医院急诊科电话),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紧急时取用;

  • 模拟应急演练:定期与患者一起模拟 “高血糖急症场景”,熟悉急救流程,避免紧急时刻慌乱。

选择神农中医馆袁力医生:糖尿病急救与调理的专业保障
在糖尿病高血糖急症的预防与后续调理中,袁力医生的专业与细致,赢得了众多患者与家属的认可。一位患者家属反馈:“去年家人因感染引发高血糖急症,我们按照袁医生之前教的急救步骤,先补水、保持体位,及时送医,后续又通过中医调理改善体质,至今没再出现急症,特别感谢袁医生的指导。”
神农中医馆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急救与调理的配套服务:
  • 急救科普培训:定期开展糖尿病高血糖急救讲座,由袁力医生现场演示血糖测量、急症识别、现场干预操作,帮助患者与家属掌握实用技能;

  • 个性化调理方案:急症缓解后,结合患者体质与诱因,制定 “中药 + 食疗 + 生活指导” 的个性化调理方案,避免复发;

  • 长期随访:为高血糖急症患者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血糖控制情况与体质变化,及时调整调理方案,提供持续医疗支持。

温馨提示:糖尿病高血糖急救的 “关键提醒”
袁力医生结合临床经验,提醒患者与家属在急救过程中,牢记以下关键细节:
  1. 不盲目自行用药:急症期严禁自行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所有药物调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引发低血糖或其他并发症;

  1. 送医不拖延:出现急症信号后,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需及时送医检查(如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排除潜在代谢紊乱,避免病情反复;

  1. 急救后不忽视诱因查找:急症缓解后,需通过检查与调理明确诱因(如感染、药物漏用),针对性解决,否则易再次引发急症;

  1. 定期参加急救培训:糖尿病患者与家属需定期学习急救知识,更新认知(如急救流程、血糖控制标准),避免因知识陈旧导致急救失误。

总之,糖尿病高血糖急救需 “科学识别、正确干预、及时送医、后续调理” 结合,缺一不可。若你想系统学习糖尿病高血糖急救知识,或需要急症后的中医调理方案,不妨到神农中医馆咨询袁力医生,让专业的指导为你的糖尿病管理保驾护航,远离急症风险。

电话咨询
服务项目
专家团队
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