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神农中医馆
方剂分类方法是随着方剂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有以病证为纲分类者,有以病因为纲分类者,有以脏腑为纲分类者,有以组成为纲分类者。现以治法为纲分为21种。
“形神共养”是指身(形体)与心(心神)的调养,意即形体的保养和精神摄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方剂的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制的理论依据。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中药毒性等。
由于疾病可表现为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因而用药也就由简到繁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配伍用药的规律,从而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中药的“七情”。它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1.单行单行是单用一味中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于病情比较
气,血和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的基础,并且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气是运动中的微妙物质。它主要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属于阳。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与津液,都是液体状态的物质,有濡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气、血、津液运动变化的结果。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在
夫天地之间,惟是阴阳二气耳,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四象立;四象立而生水、火、金、木、土,是为五行;五行生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或生成,或克复,变化无穷,然后万物乃生,故万病虽多,亦无非六气之所致者也。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先贤们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这一观念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及养生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